俗话说“七月杨桃八月楂,十月板栗笑哈哈”
说到秋冬最受欢迎的应季美食,
糖炒板栗必定榜上有名
热腾腾的大锅
翻炒金黄栗肉
崩裂出甜腻浓郁的焦香
伴着熟悉的吆喝…..
试问谁能把持得住?
但是,网上却有消息称,有些商家会添加石蜡和甜味剂来增加板栗的光泽和甜度,以此提升栗子的卖相,这是真的吗?
1
糖炒板栗为何“光鲜亮丽”
据了解,正规的糖炒栗子一般要用麦芽糖和植物油翻炒,但现在很多摊主为了追求卖相,都使用糖精、石蜡勾兑成所谓的“糖浆”。同时,他们还将栗子提前剪开口,将兑好的糖浆放入锅里翻炒,使得糖炒栗子看起来“色香味俱全”。
那么,石蜡的效果真的优于传统的糖稀吗?为此,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做了组实验:将栗子随机平分成两份,一份加入低浓度糖稀炒制,另一组加入石蜡炒制,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:低浓度糖稀炒制的栗子光泽鲜亮,但石蜡炒制的栗子不仅鲜亮,还色泽均匀。
如果加大糖稀浓度,是否会提高板栗的亮度呢?
实验结果显示,高浓度糖稀炒制的栗子虽然在亮度上和石蜡炒制的不相上下,但是色泽不均匀,且表面黏糊糊的。
2
炒板栗能否添加糖精和石蜡?
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,安赛蜜、糖精钠、甜蜜素、三氯蔗糖、纽甜是炒货及坚果制品中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,根据GB2760—201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要求,五种甜味剂的最大使用限量分别为:
安赛蜜3.0g/kg,糖精钠1.2g/kg,甜蜜素6.0g/kg,三氯蔗糖1.0g/kg,纽甜0.032g/kg。
同时,根据GB2760—201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要求,食品级石蜡只能作为加工助剂使用,使用时应具有工艺的必要性。石蜡的功能为脱模剂,使用的范围为糖果、焙烤食品,板栗炒制没有此类工艺的必要性,因此在栗子炒制过程中不允许添加。
而工业级石蜡,品质不纯,含有重金属、硫化物、多环芳烃等。若过量摄取,易损害脑神经和肝脏等器官,直接危害身体健康。
3
如何挑选板栗?
1、色泽太过鲜亮要当心。栗子应用麦芽糖和植物油炒制,颜色正常且“不过度”。如果外表过于鲜亮,且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依旧不褪,需警惕是否加入石蜡。除了观察色泽外,买之前可以用纸巾擦一擦,若没有油渍则可放心购买。
2、光滑不黏手需当心。正常的栗子摸起来比较黏手,不是特别光滑。若栗子的外观过于黄亮,摸起来非常光滑,这可能是加入了石蜡所致。
3、温水浸泡出“油”需当心。石蜡在50℃以上的水中会融化成油状物。可用热水浸泡购买的栗子,若有油状物漂浮在水面上,可能加入了石蜡。
4、先甜后涩需当心。购买栗子前,可以先尝尝味道,若栗子先甜后涩,有可能是“糖精栗子”。
5、开口的栗子需少吃。栗子不容易被炒爆,且人工划开的栗子口统一规整。开口栗子在糖炒后会更有黏性,也更容易沾染尘土或者其他有害物质(比如石蜡)。
Copyright © 2024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陕ICP备2024037229号